内页通栏广告图
首页 > 官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重庆市累计实施4700+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734个数字化车间和127个智能工厂


从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引领下,我市一手抓“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布局,培育壮大智能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加快推动智能制造,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系列举措行之有效,让“智造重镇”轮廓初显,“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亮点纷呈,还累计实施了4700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让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

环纽科技10年专注高新企业申报服务,累计服务企业1000余家
建成734个数字化车间和127个智能工厂
大屏实时显示各项生产数据,让整个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原物料供应、仓储物流等等生产环节实现数字化联动……这样的智能生产场景,在我市制造业企业已属常态。
以位于璧山高新区的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黛动力)为例,在企业数字化车间里,繁忙的机器人、飞速旋转的自动化设备随时保持运转。蓝黛动力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化改造,让企业产品既保质又保量。
蓝黛动力的变化,折射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向大数据智能化要速度、要质量的转变。通过智能赋能,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向智造转型和产业提质“齐头并进”,形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联动的生态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4700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734个数字化车间和127个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生产效率提升到58.9%,并且正推动建设584个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产业项目。
重庆市数字化车间认定技术条件

(一)装备数字化:数字化装备数量占生产装备总数量的50%以上;
(二)数据采集:基于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物流设备的联网运行,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信息的上传率达到90%,实现设备实时监控;
(三)生产过程数字化:建立制造执行系统,完成车间作业计划管理和调度、工艺执行管理、物流与仓储管理、质量分析管理与跟踪、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车间可视化管理;
(四)车间信息集成:实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与企业管理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实现车间软硬件系统优化运行控制和集约化生产;
(五)项目建成后运营成本降低1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8%以上(改造项目与建设前进行对比;新建项目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并具有良好的增长性。


重庆市智能工厂认定技术条件

(一)场景要求。
2022年智能工厂按行业开展认定,分为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行业、消费品行业、原材料行业四大类,企业应按行业不同特点,创建智能工厂。智能工厂需覆盖本行业六大重点环节,分环节建设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具体环节要求如下:
1、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围绕工艺设计、计划调度、生产作业、质量管控、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重点环节,建立高效柔性、敏捷响应、人机协同和动态调度的汽车和装备制造业智能工厂。
2、电子信息行业。围绕工艺设计、计划调度、生产作业、仓储配送、质量管控、设备管理重点环节,建设高效配送、资源协同和柔性生产的电子信息智能工厂。
3、消费品行业。围绕计划调度、生产作业、仓储配送、质量管控、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重点环节,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需求敏捷感知和产销用协同的消费品行业智能工厂。
4、原材料行业。围绕生产作业、质量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管控、能源管理、环保管控重点环节,建设绿色、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原材料行业智能工厂。
如果你的企业对申报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我们环纽科技,环纽将为您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亮点多
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介绍,通过坚持科技创新与补链成群“双轮驱动”,近年来,全市“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持续发力,发展成果颇丰——
“芯”——全市基本形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配套”产业链条,成为集成电路生产力布局重点承载区域,其中功率半导体晶圆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市集聚制造企业70家、设计企业40余家,建成国内首条12英寸电源管理芯片晶圆线,发布国内首款硅基集成工艺包。
“屏”——基本建成“基板玻璃—显示面板—显示模组”产业链条和“硬件+内容”产业体系,其中显示面板总产能跻身全国省市排名前10位;AMOLED面板实现量产,MicroLed面板研发进度国内领先,康宁“大猩猩”基板玻璃等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器”——集聚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商、整机和配套企业,成为全球智能终端的重要生产基地;截至去年底,全市微型计算机、手机产量均突破1亿台,占全国比重分别达到22.1%、6.7%;同时激光电视等新型终端产品产量正快速壮大。
“核”——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汽车电子、仪器仪表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国内首条自主可控压力传感器后端腔体工艺生产线;“重庆造”比亚迪刀片电池实现量产,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提速。
“网”——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相继获批建设,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正通过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计划,“以硬生软”推动软件产业发展。
创新成为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在全市智能化发展进程中,创新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前不久,北碚区的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重庆市仪器仪表试点示范项目,进入全市2022年制造业“一链一网一平台”项目试点。该项目将率先在全市建成具有仪器仪表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通过创新研发,带动如工业互联网等一批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是北碚工业经济发展‘重头戏’。”北碚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在以蔡家智慧新城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为中心,通过实施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开展智能制造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等“组合拳”,协同推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通过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样的案例在全市还有不少。比如位于九龙坡区的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完成了与德国博世集团联合开展的氢燃料轻卡研发,联合研发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动力总成,成为国内氢能汽车产业发展“领头羊”。
立足既有产业基础,不少企业通过创新研发,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带动生产经营持续向好。比如位于涪陵区的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向终端产品延伸,其生产的氨纶等新材料产品已在全球市场掌握“话语权”。
一大批企业持续创新,并推动智能化改造,带动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截至去年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8.1%,有效改善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第四届全球半导体产业及电子技术(重庆)博览会已于629日-7月1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展出面积15000 平方米, 吸引了300家知名企业参与展出,12000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博览会聚焦IC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AI+IOT+5G、智慧电源、生产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测试测量、连接器及线束加工政府、产业园”等重点领域,开展展览展示、权威发布、高端论坛、技术研讨、招商推介等多维度活动内容,发布推广新产品、前沿技术成果和优秀解决方案,搭建专业高端的产业生态交流合作平台。